"

识蕴

"

识蕴梵语vijn~a^na-skandha。很多识蕴聚合在一起,称为识蕴。依唯识宗说:识可分为八种,称为心王。前面六种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,故称为识。识是依根缘外尘了别外境。佛教把所有能识知、能了知的所有现象,都归于心这个概念的范围中。而所有心的生起,都要有目标的。如果没有目标,心就不会生起。这样的话,那涅盘就有生灭了。如果涅盘,能被心倾向,能作为心的目标,能被心了知,但它没有主动倾向于目标的功能。一旦有倾向于目标的能力,就要划分为名法。

识蕴——五蕴之一

识蕴——五蕴之一

想蕴和识蕴有何区别?

想蕴: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。即是看、听、接触东西时,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,然后为它安立名称,生起认识的心理。

想蕴和识蕴有何区别?

识蕴:佛百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、小乘的区别,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:识蕴分为八识,它又可分为三类:一者为心,它集起诸法,并能生起种种的法,此既是指第八识--阿赖度耶识。

想蕴和识蕴有何区别?

二者为意,它恒思量,即我们有一种心念,它一直执著有一个“我”,这就是末那识,称为意。三者为识专,即是了别外境;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,称为识。

想蕴和识蕴有何区别?

有时候,心、意、识总称为心,也称为识蕴;识能够知道外境,所以是能知的心,因为由属它带动其他的心念,以它为主,故称为心王,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。

...查看更多
五蕴中的想蕴和识蕴有何不同?

《楞严经》:佛告阿难:精真妙明,本觉圆净,非留死生,及诸尘垢乃至虚空,皆因妄想之所生起。斯元本觉妙明真精,妄以发生诸器世间。如演若多迷头认影,妄元无因,于妄想中立因缘性,迷因缘者称为自然,彼虚空性犹实幻生,因缘、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。

五蕴中的想蕴和识蕴有何不同?

阿难,知妄所起,说妄因缘;若妄元无,说妄因缘,元无所有,何况不知推自然者?是故如来与汝发明,五阴本因,同是妄想。

汝体先因父母想生,汝心非想,则不能来想中传命。如我先言‘心想醋味,口中涎生;心想登高,足心酸起。’悬崖不有,醋物未来,汝体必非虚妄通伦,口水如何因谈醋出?是故当知,汝现色身,名为坚固第一妄想。

五蕴中的想蕴和识蕴有何不同?

即此所说临高想心,能令汝形真受酸涩,由因受生,能动色体,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,名为虚明第二妄想。

由汝念虑,使汝色身,身非念伦,汝身何因随念所使,种种取像,心生形取,与念相应,寤即想心,寐为诸梦,则汝想念摇动妄情,名为融通第三妄想。

五蕴中的想蕴和识蕴有何不同?

化理不住,运运密移,甲长发生,气销容皱,日夜相代,曾无觉悟。阿难,此若非汝,云何体迁?如必是真,汝何无觉?则汝诸行念念不停,名为幽隐第四妄想。

...查看更多
五蕴略解之五“识蕴”

《楞严经》“又汝精明湛不摇处,名恒常者。于身不出见闻觉知。若实精真,不容习妄。何因汝等,曾于昔年睹一奇物。经历年岁,忆忘俱无,于后忽然覆睹前异,记忆宛然,曾不遗失。则此精了湛不摇中,念念受熏,有何筹算。阿难当知。此湛非真。如急流水,望如恬静,流急不见,非是无流。若非想元,宁受妄习。非汝六根互用开合,此之妄想无时得灭。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,则湛了内罔象虚无,第五颠倒微细精想。”

五蕴略解之五“识蕴”

《楞严经妙心疏》(守培法师)识阴纯明之性。故称精明。前阴未尽。如水有波。或起或灭。名为不常。前阴尽故。如湛然不动之水。无起无灭。故曰恒常。然此恒常明性。在汝身中。不出见闻觉知六根之性。以此六根之性。皆能了境。故曰精明。如此精明。乃对六识而言。实非精真之明性。若实精真。自不容其习妄。以杂妄习故。绝非精真。所谓妄习者。何因汝等。曾于昔年。睹一奇物。是为习妄。经历年岁。忆忘俱无。此言“六识”不能容留习妄。习妄即不存。而于后忽然覆睹前异。记忆宛然。曾不遗失。此言“六根性”能容留习妄也。

五蕴略解之五“识蕴”

众生终日对境。念念熏于六根性中。根中有留影。故离境复忆也。余所见闻。以此异物类推。可想而知矣。以此故曰。则此精了湛不摇中。念念受熏。有何筹算。有何筹算。言其受熏之多。不可数算也。以上总显识阴虽异寻常。以容留妄习故。真而非真。以下更以喻显。如急流水。望如恬静。流急不见。非是无流。“流”即喻“妄习”也。“水”喻“精真”也。“急流不见”喻“微细精想”。非如波浪之粗妄想也。再总结之曰。若此精明。非是妄想之根元。宁能容受此妄习耶。

五蕴略解之五“识蕴”

以下复言灭妄之法曰。由汝六根。熏染习妄。必须解除六根。此妄方能消灭。故曰。非汝六根互相开合。此之妄想无时得灭。六根不解。前去后来。故无灭时也。中串习几者。言汝见闻觉知六根性中。贯串妄习。不知其几多数也。惟此湛了识阴之内。罔象虚无之妄想。为第五颠倒微细精想也。一念不觉。迷己为物。故曰颠倒。想念初起。无名无相。故曰微细精想。罔象虚无。亦无名无相之义也。此想在起信论。即三细中之业相。为妄想之根元。未于前境相对。但有能想之心。未见所想之境。故曰。罔象虚无也。

...查看更多
识蕴的实质

我们以“冰山”来比喻“五阴”,水面上可见的“冰山”即“色阴”,水面下最深处即“识阴”,中间依次是“行阴、想阴、受阴”。关于“识阴”《楞严经》云:阿难。譬如有人,取频伽瓶,塞其两孔,满中擎空,千里远行,用饷他国。识阴当知亦复如是。阿难。如是虚空,非彼方来,非此方入,如是阿难。若彼方来,则本瓶中既贮空去,于本瓶地,应少虚空。若此方入,开孔倒瓶,应见空出。是故当知,识阴虚妄,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。

识蕴的实质

《楞严经妙心疏》(守培法师)“了别”名“识”。频伽鸟名。瓶形似鸟。故曰频伽瓶。“瓶”喻“色身”。塞其两孔。喻迷失“理”“智”二门。满中擎空。喻识阴。千里远行。喻背真觉。用饷他国。喻合妄尘也。识性周遍。本无方所。众生迷谓身内。遗海认沤。如舍十方虚空。取瓶中之空。故曰。识阴当知。亦复如是。(众生所妄执之“自我”,犹如海水中生起的“水泡”即“沤”,“水泡”亦喻众生之“身见”,“身见”不破“真心”难见。)

识蕴的实质

瓶中之空。但有假名。而无实义。非彼方来。非此方入。无有来处故。“彼方”,喻真觉世间。“此方”,喻有情世间。谓识阴不从真觉世间带来,亦不从有情世间注入。若具有彼此。则“佛心”与“众生心”各别。又若从彼方带来,则佛界有减,众生界有增。若从此方注入,众生将来成佛,则众生界有减。诸佛界有增。佛说“诸佛”“众生”。各无增减。故不从彼来,不从此入。

识蕴的实质

如是瓶中之空。从何而有耶。若从彼方带来。瓶之本地。应少虚空。彼方之空不少。不成彼方带来也。此喻众生识心。不从真觉世间带来。诸佛不减故。既不从彼来。而从此入乎。若从此入。还从此出。开孔倒瓶。不见空出。则空非此入亦明矣。开孔。则内空外空相通。喻转迷成觉也。倒瓶。喻转众生成佛也。不见空出。喻众生成佛。不舍众生心也。

...查看更多
结语

关于识蕴定义,《有明大经》:尊者所言彼有识,彼有识。是由何被称为识耶?尊者言彼识知之彼识知之。因此被称为识也。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