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经全文网
阿弥陀经全文网
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
主页/ 悟性时光/ 文章正文

安般念,是最稳妥的修定方法

导读:安般念,是最稳妥的修定方法念安般是释迦牟尼佛亲自倡导的修法。《杂阿含经》卷二十九中记载,世尊谆谆告诫诸比丘:“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,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,有觉有观,寂灭纯一,明分想修习满足。”大藏经...
安般念,是最稳妥的修定方法

念安般是释迦牟尼佛亲自倡导的修法。

《杂阿含经》卷二十九中记载,世尊谆谆告诫诸比丘:“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,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,有觉有观,寂灭纯一,明分想修习满足。”

大藏经中有《佛说大安般守意经》,系后汉安世高大师翻译的,详细讲述了安那般那的修法,包括数息相随止观还净等内容。

对安世高大师的译本,南怀瑾先生评价说,“文字古老一点,它意思讲得最清楚了。”对该法流传的情况,南先生感慨道:“现在世界上还在流传安那般那——利用呼吸修行的方法,印度也好,中国也好,几千年都在流传,都变了。中国后来就变成乱七八糟的气功,也不懂得真正的气。印度也一样。”因此,古文底子好的朋友,最好能研读一下原典。

安般念,是最稳妥的修定方法。调息不仅能克制散乱,还会使气脉通达,获得治病的效果,产生生理上的其他反应,甚至获得超常的经验,但这都被认为是很自然的现象。印顺大师说:“修习久了,如少腹充满,发热,或吸气时直达到足跟趾端,或觉脐下气息下达,由尾闾而沿脊髓上升,或气过时,幻觉有光色、音声等──这都是气息通畅,生理上的自然现象。切勿惊奇夸眩。” “精神集中的禅师,身心能有某些超常经验,这是不成问题的。这不是佛法的特色,不能获得正觉的解脱。” “佛法所重的是漏尽通,即自觉烦恼的清净。”因此,如出现上述景象,且不可著相停留,应以平常心视之,进行智慧观照,不起善恶念头,不可执取,不可祈求再来。反之,就会着魔出毛病。

因此,紧接着“数息、随息、止心”之后,应再修“观、还、净”等三法门:

四.观,观五阴虚妄,破种种颠倒妄见。有修观、证观二种。修观者,观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,皮肉筋骨、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,心识无常,刹那不住,无有我人。证观者,觉息出入遍诸毛孔,心眼开明,彻见三十六物及诸虫户,内外不净,刹那变易,心生悲喜,得四念处,破四颠倒。四念处即身念处、受念处、心念处、法念处,通过观身不净[1] 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,而对治常、乐、我、净等四颠倒。

五.还,收心还照,知能观之心非实,则我执自亡。有修还、证还二者。修还者,知观从心生,应反观观心,则知观心本自不生,不生故不有。不有故即空。空故无观心。若无观心,岂有观境。境智双亡,即还源之要。证还者,心慧开发,不加功力,任运自能破折,返本还源。

六.净,心无所依,妄念不起,不住不著,洞然清净,断惑证真。有修净、证净二种。修净者,能知色净,不起分别妄想,受想行识亦复如是。故能息妄想垢、分别垢、取我垢。证净者,豁然心慧相应,无碍方便,任运开发,三昧正受,心无依恃。

“数息、随息、止心”等,是修止,属于定学;“观、还、净”等是修观,已经属于慧学的范畴

。《大安般守意经》将前三相称为外,后三相称为内。这六项合在一起,在智者大师那里就称为六妙法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