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面对生命相续
人,是宇宙间千千万万种动物中之一种。虽为万物之灵,但仍然无法突破自然法则,有生必有死、生生不息、死死无歇,这一大循环,形成事有本末,物有终始,生命轮回不息之道。在终始的过程中,有的在时间上较短,如蜉蝣;有的在时间上较长,如人类平均的寿命有七、八十年。
因此在修辞学上:对人类的一生之过程终结,有不同之称谓。庄子云:“人之生,气聚也;聚则为生,散则为死”。周礼云:“少者曰死,老者曰终”。死人类失其生命也,人之死曰终,气绝曰死。在有生必有死的过程中,对于爱生忌死的人而言,如何面对生死?只有痛苦和逃吗?在死亡的面前,万物都一视同仁。各位有没有想过:生死大事?生从何来?死往何处?这一问题呢?
大多数人对生死的看法:生死是自然的运转。亦有人说:人是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,接受了生命;然后在无可奈的何之条件下,度过了生命;最后在无可抗拒挣扎之下,交还了生命。唯美者则说:生命是对爱的延续。孔子尚且说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
记起宋朝的苏东坡居士曾说: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,千里孤坟,何处话凄凉。”面对亲人的去世,因为感情上的执著而无法放下,这是人之常情,即使已去世十多年的妻子,依然不胜唏嘘,无比凄凉。
有宗教徒仰者说:“死未必是解脱,在面临生命结束前,应该思考自己这具臭皮襄,究竟有何价值回馈社会”。“有生就有死,应以平常心看待生死大事。”
无常之道
佛教讲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,人类既来到这娑婆世界生,就有生命,有生命就有生死。又因一切法空、无常之故,世界有成、住、坏、空,自然界有寒、暑、冷、热,人类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山河大地及一切自然现象,都离不开生、住、异、灭的过程,终有变坏的一天。
庄子也说:“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”。庄子的妻子死了,他坐在地上敲著铜盆高歌。其弟子惠施不明问庄子?庄子说:“我的妻子死时,我那能无动于衷?但仔细内心想想,她本是无生无形,突然有了形体,有了生命,现在她又死了,这不像自然界的春夏秋冬,随时在变化吗?”所以就不哭,可见庄子并非无情,而是对生死有所体会吧!
据佛经上所载:“须弥虽高广,终归于消灭;大海虽渊旷,时至还枯竭;日月虽明朗,不久即西没。”这首偈说明佛陀所看到的生命是无常变灭,无穷无尽的,如同江河之水滚滚不断,是刹那不停的变化著。旧的灭去,新的又来。
只要我们了知人生与万有诸法互相为因缘,互相而生成,明白这个道理,才能与佛法结合,对于生死也就不觉得可怕,因为生死本来就像世俗的搬家一样,只不过是换了另一个形躯而已。生死亡并非是怕或不怕,它只是在无限生命历程中的一个小站,也是人类乃至宇宙生命历程中的过程而已。人有生老病死,自然界一切万物都有成住坏空,这本是一种无常的变化,也是一种自然界无常力摧残的现象。佛陀所体会到的宇宙真理,是“因缘生法”。就是说宇宙一切,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,没有一个永恒不变、独立主宰的个体,因此称为“无常”。
佛教对生死的看法
佛经上说:“生又何尝生?死又何尝死?”本来生生死死。死死生生,都是在同一个循环中。所以说:死是生的开头,生是死的起点。
“死”在佛教称为“往生”。一个真正认清生死本来面目,了解因果的人,面对生死的态度,自然一心不乱。对生命的态度,自然是珍惜每一部份,以生命的无常为平常,让生命的归宿是往生到另一块净土而已。
在佛教的义理中,对于人类生与死,众生相续,世界相续等等问题,阐释得较详细清楚的,莫如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中说:“始终相成,生灭相继,生死死生,生生死死,如旋火轮,未有休息。这经文指出人类是因生有死,死而又生,生而复死,死而再生,如同圆形之火轮一样,旋转不息,难办始终。佛教对生死的看法,如同春去秋来,日升月坠那样,是一种自然现象。我们能了解到死亡,是生的反面,有生必有死,不能更改的定律。那么,我们何必忌死、畏死、憎死、怕死呢?不如尽自己有生之年,多行善积福,尽自己之力量,对社会作点贡献,千万不要放纵欲望,颠倒任性,才不枉此生。“死”掉过去的烦恼心,“生”出今日解脱的境界。学佛者要具有“平常心”,一个人若有“平常心”,则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及挫折,都能够真正茫然自在;了解世间的形相本就如此,所以不会害怕惶恐或忧愁苦恼。
如何面对生死
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阶段,有的人觉得老、病是一件非常痛苦之事。人不一定老了才生病,年轻人也不一定没有病。所谓:“黄泉路上无老少,孤坟多是少年人”。生病是不分老少的,但生病、年老之时应该抱甚么态度呢?
1、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:有的人心力较弱,你打他一下,就要大呼小叫;假如心力强的话,就是被人一拳打过来,眉头都不绉一下。你越叫痛,就会越觉难受,且于事无补,不如多念声佛号,使情绪能平伏下来,得益较大,且念佛功德真的不可思议,主要在乎念者是否能万缘放下,集中精神,提起正念。所以说:一般生病没有关系,生理上有病时,心理上要健康,不要被生理上的病拖垮。“病后方知身是苦,健是多为别人忙”。很多人因大病一场之后,便能深心体会此一道理,真正去理解探讨人生的真义。
2、 从药物治疗做到心理治疗:现今社会大多数人生病之时,都会去找医生医治疾病。一般身体机能上所产生的毛病,当然可以靠医生开药物便能医治;但有些心理上的疾病,是不能靠医生开药物便能医治好,需要亲人、知心的好友或善知识们开解,或自己能体会我们的身体,是由四大和合而成,四大不调便生病,明白病性本空道理。自己做自己的医生,当自己感觉身体上有点不舒服,要训练自己坚强起来,除药物治疗外,做到心理治疗,对病痛处之淡然,能够这样,你的病已经好了一大半。因“医生只能医好你的病,但不能医好你的命”。
3、 从看破放下做到安然自在:出家人所穿的禅鞋,脚面上有道梁子,这意思象征著我们低下头,能看得破,不必太执著,凡事要提得起,放得下,甚至面对疾病,要做到安然自在,才能对付疾病。十多年前,我所认识的一位法师,其心里充满弘扬佛法,为教为众的抱负。但突然一天起床,两腿麻痹,不能走路。睡在床上稍微动一下,痛楚难堪。后来去找医生医治,医生说他的腿患非常严重,必须动手术切除。当时,他的心情并没有为自己日后残废而烦恼。他想:因腿患要锯断两脚也无妨,自己一生中南北西东,到处奔波劳碌。“三心二意无定性,四处徘徊不专精。”现在没有了腿,反而可以安闲自在,留在寺中写文章,看藏经,增长自己的智慧。并不在乎没有了双腿而自卑,恐怕人家讥讽,残废对他造不成烦恼,他这种对患疾病的态度,也许值得各位参考。因为人往往在什么都可以做,自由自在的时候,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,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。
像美国的海伦海勒,她又哑、又聋、又盲而且残废,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健全的人,但凭藉自己坚强的意志力,她却成为那个时代的伟人。所以说:老、病、死并不可,怕,最怕是心理上的不健全;人老不要紧,心理要保持健康,用佛法去滋润我们的身心,那样自然活得健康。修行最重要的目标是无我,因为你能缩小己见,放大胸襟,包容一切,尊重别人。
佛法教我们如何超越生死的怖畏,要活得自在,死得庄严,生命是一场惜福的过程,懂得惜福、培福,珍惜人生每一刻,不要让时光空过,才能自在地面对生命的无常。佛说:“人命在呼吸间”。“人”无法管住自己的生命,更无人能挡住死期,让它永住人间,既然无这么去来无常的生命,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爱惜它、利用它、让这无常、不实的生命,散发它,真善美的光辉,映照出生命的价值。
真正解脱痛苦之道
痛有两个字:一个是“痛快”,另一个是“痛苦”。面对痛苦时,要“痛”“快”;也就是视“痛”为“劫”,“痛”去“劫”消,则病痛反能带来“劫后归来”之快。
因为人的病有两种:一为假病,二为真病。所谓假病:即没有根的病,如感冒所引起打喷嚏、流鼻水、咽喉痛、咳嗽、头痛......等等,服药后便可痊愈。但下次再生病和上次的感冒没有关系,不可能服药后便永远不再感冒。所谓真病,即人之七情六欲,无明所引起之各种痼疾。七情即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,是和人之情绪变化、性格有关。六欲,又称六毒。即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我执。
为什么当我们得到的时候会高兴,得意忘形,喜极而泣?失去的时候会伤心,忧悲失落,痛恨愤怒?为甚么因患得失,因而紧张、害怕、茫然?为甚么觉得人生旅途中,往往障碍重重,孤独寂寞?为甚么会心胸狭隘,嫉妒别人,怨天尤人(?因为人有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的情绪变化,和与生俱来的劣根性-六毒: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我执。佛陀告诉我们:由于我们的“贪欲心”,所以得到的时候会高兴,得意忘形;由于我们的“瞋恨心”,所以失去的时候,会忧悲失落,痛恨愤怒。佛教里有句说话:“名医化导有来因,疾病伤寒先忌瞋。”此一“瞋”字,为修行障道之大忌,所谓: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。“待人退一步,爱人宽一寸”。在人生道中,就会活得很快乐;把气愤的心境转为柔和,把柔和的心境再转为爱。如此,这个世间将愈益完美!由于众生愚痴、傲慢、疑心、固执己见,故不能生正见,正思惟和缺乏智慧。由于不懂得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广结善缘,故在人生道上孤独寂寞,罪障深重
。不懂忏悔罪业,改变自己的过性及行为,生活习惯的话,则生生世世病苦不断,永不解脱。
一切众生,不管贫富贵贱,与生俱来皆有佛性,但由于众生根本烦恼,无明一念不觉妄动,起惑作业,由六毒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我执,而产生七情,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,由于七情而使众生造业不断,轮转不息,不得解脱。
真正解脱之道,我们必须修菩萨之六波罗蜜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。我们能秉持菩萨之悲、智、愿、行的信念,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悉离苦”的悲行,因慈悲是救世的泉源,但无智不成大悲,有了智慧才能发挥无穷的毅力与慈悲,如此才能合乎佛法中的“悲智双运”。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,智慧是从人与事之间磨练出来的,若逃避现实,离开人与事,便无从产生智慧。将生活的目的,生命的意义,建立在一切众生身上,现实生活当中,常抱以服务、牺牲、奉献的心态,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,以诸佛、菩萨慈悲喜舍之精神,克服自己身心的障碍,自能为此生增添更多的自在、安详、即使身有任何病痛,自不以此为苦,若能以六度成就般若智慧,断无明烦恼,自然能解脱生死轮回之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