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
判教

"

在佛教中根据义理的浅深、说时的先后等方面,将后世所传的佛教各部分,加以剖析类别,以明说意之所在的叫做判教。又作教判。

判教——起源于南北朝时代,到了隋唐还继续盛行

判教——起源于南北朝时代,到了隋唐还继续盛行

华严宗的判教内容是什么

判教在佛教中具有一定影响力,而且每个宗派判教的内容都是不同的,若师兄想要了解华严宗的判教,那么一定要对它的内容有一定了解。那华严宗的判教内容是什么呢?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华严宗的判教内容是什么

华严宗判教,从约时、约义、约理三个方面,判有三时、五教、十宗。

第一节三时

如来观机设教,正得其时。时或有乖,机教相违,所以判教,首须判时。

一、日出先照时

此时为圆顿大根众生,转无上根本*轮,名为直显教。《华严经出现品》云:“譬如日出,先照须孺山等诸大高山,如来应正等觉,亦复如是。成就无边法界智轮,常放无碍智慧光明先照菩萨摩诃萨等诸大山王”。法喻分明,旨在成始,故即以此为第一时。所谓圆顿大根者,如《华严经世主妙严品》有云:“此诸众会,已离一切烦恼心垢,及其余习,摧重障山,见佛无碍,如是皆以毗卢遮那如来,往昔之时,於劫海中修菩萨行时,以四摄事而曾摄受等。”此即指圆顿大根而言。所谓无上*轮者,《华严经》有云:“毗卢遮那佛,愿力周沙界,一切国土中,恒转无上轮”。言根本者,华严演说如来根本实性,此根本实性,即是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摄四法界,依此能生一切诸法,为诸教本故。名直显教者,直称本怀,显示门证,而非曲随他意故。其所说经:即是华严梵网。

华严者。具云大方广佛华严经,清凉国师释云:大以旷兼无际,体也,方以正法自持,相也,广则称体而用,用也。合此三法,非即非离,总为一法界玄妙法也,觉斯玄妙,故称为佛;虽称为佛,但是理成,故须更以万行因华,庄严果体,如是则理事交成,法报齐圆,是为如来自证因果:称此说经,故为名也。详如彼疏。

梵网者,彼经云:佛视大梵天王宫因陀罗网,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,一一世界,各各不同,诸佛教门,亦复如是,盖约喻为名,略显圆敦由重重无尽意故。又经云:尔时释迦牟尼佛,初坐菩提树下,成无上正觉已,初结波罗提木叉。准知此经与《华严》同在初时。

华严宗的判教内容是什么

二、日升转照时

日中之照有三转:初转、中转、後转。

初转时者,谓佛初於鹿野苑,为钝根一类众生,转小乘*轮,名为隐实教,令彼凡夫外道转凡成圣。《华严经出现品》有云:“次照黑山,如来智轮次照声闻缘觉”。黑山,喻二乘为法所障,如背高黑山,为高所障。华严末会,已有二乘在座,但以根本对机、如聋如盲。如来慈悲,乃以方便,设施诱化,隐一乘实,施二乘权,说四谛法,嗣说十二缘住法。其经即是《提胃》、《阿含》等等。

中转时者,谓佛欠於中时,为中根一类众生转三乘*轮,名为引摄敦,令彼三乘人等,转小戍大。如日中转。照于高原,即方等深密会。

後转时者,为上根众生,转大乘*轮,名融通救。今彼三乘人等,转权成实,如日升後转,普照大地,即妙智般若会。

华严宗的判教内容是什么

三、日没还照时

佛於此时中,为上上根求生,转摄未归本*轮,名为开会教,令彼五乘人等转偏成圆。日没还照,《华严经如来出现品》中无此明文:惟末期之救法,相似於华严,如《法华经》,於有学无学诸声闻弟子,一一皆授记成佛。又如《涅槃经》,更显示无住处大般涅槃,为学佛者最高之造诣。因此,贤首国师後一期之佛教,比如太阳落时,到达地平线,阳光上射,还照高 山。如来智轮,最後还照菩萨诸大山王。开会教者,开权显实,会三归一。其经即是《法华》、《涅槃》等。又约圆教,《法华》《涅槃》同圆,华严为别圆。

...查看更多
判教的起源是什么

判教一词的意义很深,师兄若想了解它在佛教中的意思,那么一定要认真去了解,同时也要对判教的起源有一个了解,这样师兄对判教就会有更多认识。只是判教的起源是什么呢?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方面的内容吧!

判教的起源是什么

判教是将佛陀一生所说的教法,依教说的形式、方法、顺序、内容、意义等,加以判别、解释,以明佛陀一代教法的真义。从有判教以来,就未得一致的见解。又由于诸家所见各异,遂生宗派之别,所以判教也是宗派成立的原因之一。

判教的起源是什么

判教在中国特别盛行。这是因为鸠摩罗什译经时代的学者,对于佛说的经典各有不同见解。罗什圆寂之后,六朝之间,对于经典的翻译更为兴盛,不但有大乘经典,小乘经典也传来东土。在众多不同的大小乘经典中,究竟何者才是代表佛陀的本怀呢?为了探索其根源,就必须将诸经加以分类判释,评断其思想内容,以明白佛法的真义所在,判教的思想于是兴起。

判教的起源是什么

上述就是判教的起源是什么的相关内容,希望对师兄有帮助!关于判教的内容师兄可以多去看看,这样师兄对判教会有更深的了解和理解。

...查看更多
判教的种类有哪些

判教就是将佛讲的教法按照类别进行分类, 其实判教的种类有许多,只要师兄能认真去了解,那么对判教的种类就会有一定认识。只是有些师兄对这方面并不了解,为此也不清楚判教的种类有哪些?针对这个问题,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回答吧!

判教的种类有哪些

佛教东传到南北朝两三百年间,三藏教典已大致译出。各家就三藏教典的思想体系,将释迦如来的一代教法,或依时间的先后,或依教理的深浅,判定其价值,解释其教相,而建立各自的判教体系。综合各家判教思想,分列如下:

一、菩提流支的一音教

元魏时代的北天竺人菩提流支,依据《维摩诘经-佛国品》:“佛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”主张佛陀的教法只有一种,随着众生各自根器不同,而有种种差异的解释。一音教又分为大小(乘)并陈一音教、圆音异解一音教。

二、慧诞的渐顿二教

隋朝的慧诞法师依据《涅槃经》、《宝积经》等经,主张渐顿统摄一切时教。所谓渐教,是初依小乘教法为依归,渐次修行,趋向大乘;所谓顿教,是不依据小乘,直接顿受大乘教法。隋净影寺慧远、梁的刘?都主张渐顿二教。

三、法敏的二教

唐朝静林寺法敏法师也主张二教,他的二教为:

1.屈曲教:释迦牟尼佛为化身佛,化身佛所说的经典,如《法华经》、《涅槃经》,是方便委曲,随顺众生根机,破除其执迷,不直说法性之理,因此称为屈曲教。

2.平等教:法身佛的毗卢遮那佛所说的经典,如《华严经》,为直说法性平等之理,因此称为平等教。

判教的种类有哪些

四、玄奘的三时教

唐代玄奘大师依据《深密经》、《金光明经》、《瑜伽论》,建立三时教。

1.转*轮:指佛陀最初在鹿野苑所说四谛教法。佛说“我空法有”之教,破众生迷执,为初时有教,如《阿含经》等。

2.照*轮:以般若空慧照见“诸法皆空”,为中时空教,如《般若经》等。

3.持*轮:是空有圆融并持的真如不空教法,为后时中道教,如《华严经》、《解深密经》等。

另外,北魏的光统律师(即慧光)也主张三种教:渐教、顿教、圆教。对根机不熟的众生,按深浅顺序说教,如先说无常后说常,先说空后说不空,名为渐教;对于根机成熟众生,俱说空与不空、常与无常,名为顿教;对于上上根众生,说如来果德圆满自在的法门,称为圆教,如《华严经》就是。立《华严经》为圆教就是以慧光为嚆矢。

五、大衍的四宗教

北齐大衍寺的昙隐律师等人,立四宗教:

1.因缘宗:此宗为法有宗,又称为立性宗,阐释六因、四缘的义理,主张一切诸法各有其体性。也就是一切诸法皆由因缘假合而成,然构成因缘的存在要素则为实在。如毗昙宗、萨婆多部、雪山部、多闻部。

2.假名宗:此宗为法空宗,又称破性宗。主张一切诸法空无自性,一切皆假名施设,皆为假有。如经部、说假部及成实论等。

3.不真宗:又称破相宗、诳相宗。主张一切诸法的存在是如幻而空无实体,其假名之相以不真实故,亦不可得,如《般若经》的大乘空宗。

4.显实宗:又称常宗、真宗。主张一切存在的本体具有永远不灭的佛性真如,以此为迷悟的根源。如《涅槃经》的佛性真理、《华严经》的法界真理。

此外,梁光宅法云法师根据《法华经-譬喻品》引出四乘教──权三乘、实教一乘──以羊车比喻声闻乘,鹿车比喻缘觉乘,牛车比喻菩萨乘,大白牛车比喻为佛果一乘教。

判教的种类有哪些

六、法藏的五教十宗

唐朝的法藏贤首依《华严经》教义,立五教十宗,为华严宗的判教。五教是:

1.小乘教:指《阿含经》、《大毗婆沙论》、《俱舍论》等经教,只说人空,尚未明法空之理。

2.大乘始教:为大乘初门的教法,因此称始教,始说大乘教法的意思。分为:

(1)相始教:指《深密经》、《瑜伽论》、《唯识论》等,说诸法遍计执、依他起、圆成实三性差别。理事各别,性相不同,虽立百法五性,未言一切皆成佛的法性,为一分生灭的事相上的赖耶缘起说。

(2)空始教:指《般若经》、《中论》、《百论》、《十二门论》等三论体系。虽说诸法皆空的道理,但是尚未言及一切皆成佛的终教之义。

3.大乘终教:指《涅槃经》、《楞严经》、《大乘起信论》、《空性论》等,说一切众生皆当成佛的尽理之教;明体相不二,真如是随缘不变的圆熟之教。

4.大乘顿教:指言论顿亡、理性顿显、解行顿成,不立阶位,一念不生便是佛的教法。如《维摩经》的无言默然、《起信论》的离言真如、禅宗的不立文字等。

5.大乘圆教:指教理行果圆融无碍、圆满自在、重重无尽的一乘佛法。分为同教一乘,如《法华经》;别教一乘,如《华严经》。

除了五教之外,法藏另外设立十宗来归摄教法所诠的理趣,也就是各宗所执教义的内容。十宗为:我法俱有宗、法有我无宗、法无去来宗、现通假实宗、俗妄真实宗、诸法但名宗、一切皆空宗、真德不空宗、相想俱绝宗、圆明具德宗。

另外,齐朝的护身寺自轨法师立五宗教:因缘宗、假名宗、不真宗、真实宗、法界宗。前三同于大衍,后二是将大衍的真实宗一分为二,第四为《涅槃经》的说佛性真理,第五则为《华严经》的自在无碍法界真理。

...查看更多
入佛门径中判教是重中之重

学习佛法是很重要的,只有认真学习佛法,领悟佛法中的内容,那么才能入门。其实在入佛门时除了学习佛法重要外,判教也是重要的,可以说入佛门径中判教是重中之重。所以师兄对这方面要有一定了解,这样对判教会有更多了解。那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这方面的内容吧!

入佛门径中判教是重中之重

判教的内容,是非常广的一个概念。判教看似好像很简单,但是我们学佛法,如果不懂得判教,几乎是找不到门的,不知道怎么入门。现在学佛的人多,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从哪里下手,也不知道该学什么,甚至该怎么去理解佛法,理解不同的经典,理解不同的观点,没有标准。没有标准,就无法给它下结论。

判教就是一个标准,懂得这个标准之后,我们来看佛经,来选择法门,来理解佛教里面每一个观点,才知道它在哪个位置。所以判教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。我们把判教单独提出来,作为一个课程,其实不是讲具体理论的,而是讲认识佛法的一种眼光、一种方法。

我们要学习佛法,首先就要寻找学习佛法的方法。大家经常会问,经典怎么学啊?学佛怎么学啊?师父你给我推荐一本入门的书吧。真正来讲,佛门还真的不好找入门的书,书太多了,哪一本书适合我们入门呢?从某种角度讲,每一本书都适合,每一本书都不适合,因为每一本书都有局限性,都讲相应的内容。要说作为入门,进来之后能够系统地了解佛法,可以讲只有判教。真正可以让我们入门的是判教,但是这个门就比较难入了。如果没有基础,对佛教没有一些大概的认识,学这个判教会比较困难。

如果在学佛阶段,对判教有一个大致地了解,有一个基本的认识,对判教建立起一种体系观念,再去看经典,看其他各个宗派的教理、教义,就会有一种特别的眼光,看书也会跟其他人不一样。很多人喜欢看书,看了很多,不知道讲的什么,或者说看到书的不同观点后无法取舍,到底应该取哪一个?不知道。

入佛门径中判教是重中之重

比如讲念佛,有些人说要修行,修诸行,修其他的持戒布施……六度万行。那这两者之间怎么来比较怎么来取舍?为什么光念佛就可以往生,反而修其他难以往生?这就涉及到很多理论问题。如果没有判教的眼光,就无法去做分辨。所以判教是非常重要的,就像一个探照灯一样,打开这个探照灯,所有的法义问题都能够照得非常明了。如果没有这个眼光,没有这个探照灯,我们去看经典、看佛法就非常难以明了,往往一头雾水。

所以这个课程既是一门基础课,也是一个根本课程。根本就是每一个宗派、每一个法门都会涉及到。我们这次讲佛法之判教不是围绕净土讲的,是围绕整个佛法,站在整个佛教的整体角度来看判教在佛教当中的重要性。用判教的眼光来认识佛法,才能找到学习佛法入门的地方。

大家知道中国佛教分为八大宗派,八大宗派还是汉传的,加上藏传佛教、南传佛教,三大语系的佛教其实都会有判教。判教是通整个佛法的,无论哪个宗派,哪个地域的佛教,都离不开判教。判教这个概念不是哪一家独有的,所有宗派、所有语系都会利用到判教,这是一个共性。

不论学哪一个法门,首先都要去了解判教。判教相对来说,在教门里面比较详细。中国佛教八大宗派有一个宗门,有一个教门。宗门指的是禅宗,禅宗不太注重文字,也不太喜欢分辨,不喜欢文字的东西,不需要建立一套体系。所以相对来说禅宗的判教比较简单,最多就是一个宗门、教下;顿教、渐教。教门,禅宗认为研究文字理论的,就是属于教门。天台宗、华严宗、唯识宗、三论宗,站在禅宗的立场来看都是属于教门。教门每一个宗派都有完整的判教体系,如果把每一个宗派单独拿出来讲判教,每一个宗派的判教都可以形成一系列的书籍出来。

入佛门径中判教是重中之重

很多人一听说念佛,就认为是老太婆学的,念佛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,而不知道净土宗是一个完整的体系。

学禅宗的人好像就是参禅打坐,其实参禅打坐也不是禅,那只是禅的一个形式而已。

学天台宗,天台宗讲什么呢?很多人可能也不清楚,最多只知道念《法华经》,知道天台宗是智者大师开创的。天台宗的判教体系更庞大、更系统,影响最大。中国八大宗派里面,判教体系最宏大的,应该就是天台宗和华严宗。

判教的概念当中,我们要讲的其实还是里面的一小部分,只是属于判教的定义,什么是判教这个方面的,涉及的内容是很有限的,还有很多内容没有包含进来。我们先做基础普及,虽然是个基础普及,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都很陌生,而且这些内容都很专业,不容易了解。虽然它很基础,但也跟最高深的地方是相通的。

就像修房子一样,地基是藏在最低的地方,但是地基和最高层是连通的,如果没有地基,顶层也建立不起来。佛法当然是有深浅,有时候浅中有深,深中有浅,本身没有障碍,没有隔阂。懂得判教的意义之后,如果我们有一些教理基础,那自己就可以把学习的整个理论拉通,重新疏理。这样你对佛法的认识就不会很零散,就会形成一个整体框架了。

...查看更多
结语

判教在佛教中根据义理的浅深、说时的先后等方面,将后世所传的佛教各部分,加以剖析类别,以明说意之所在的叫做判教。又作教判。表现了中国人对于外来佛学的消化吸收。当佛学传入时,即有许多不同的派别。各派皆为佛法,皆传为佛所说,但是其间却有许多相互冲突、不一致的说法。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