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经全文网
阿弥陀经全文网
基本佛法 类品述说·三十七道品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您认识佛教吗 说吉话祥
主页/ 皈依修学手册/ 文章正文

法随法行

导读:修行,是生命改造工程,这就需要反复不断地训练。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修行内容,更应念兹在兹,时时不忘。此处重点介绍皈依修习、发心、五戒及四无量心。...

  法随法行

  修行,是生命改造工程,这就需要反复不断地训练。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修行内容,更应念兹在兹,时时不忘。此处重点介绍皈依修习、发心、五戒及四无量心。

  皈依之后,首先应以相应修习增长对三宝的信心,使之坚定不移,乃至宁舍生命亦不舍皈依。藏传佛教各宗派中,均安排有数项加行作为修行基础,如念诵四皈依、大礼拜、念诵金刚萨埵、供曼扎等,以此强化皈依,集资净障。我觉得,这种训练对于初学者非常必要。世间不少技能都需要从练习基本功开始,从这个意义上说,使三宝深深铭刻在心,起心动念不忘三宝,正是学佛者所要具备的基本功,这就必须通过修习皈依来完成。

  修习皈依,重点在于强化对三宝的信心,这需要量的积累,所以我们要作为每日定课来完成。具体修习方式可根据《皈依修习仪规》进行,其中,“安住修”部分的称念三皈应在一千遍以上。若确因学习工作极为繁忙或出差不便等个别情况,至少应以虔诚心称念一百零八遍三皈,不使一日空过。同时,也避免三日打渔两日晒网的懈怠习性。修行,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。对于初学者,应以两至三年的时间修习皈依,称念三皈累计至百万次。需要引起注意的是,称念三皈不仅数量要达标,质量更不能放松。每次修习,皆应以正确的发心和观察修激发对三宝的渴求,激发虔诚求皈依之心,真正做到心口如一。

  皈依修习还应结合礼佛同时进行。礼拜,不仅是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恭敬和感恩,也是忏悔业障、扫除修行障碍的最佳方式,更能折服我慢,培养谦和、柔软的佛子威仪。当我们以虔诚心礼拜时,同样要结合观想进行,观想自己带领六道一切众生共同投归三宝怀抱,包括自己的亲人朋友,也包括素不相识者,更包括曾经的冤家仇敌以及形形色色的动物,与他们一同礼佛,一同称念三宝,一同感得殊胜加持。

  为保障修习效果,皈依修习主要于座上进行。修习者可根据自身条件在佛堂内陈设坛场,供养佛像、经书及供品。佛像宜以本师释迦牟尼佛造像为主,经书则可选择《般若经》、《华严经》、《法华经》等大乘法宝。佛堂应营造庄严神圣的氛围,每日清扫并以香、花、灯、果设供,条件不具备时,可供清水一杯,在强化皈敬心的同时,积集福德资粮。

  其次,是修习发心。从下士道的增上善心开始,进而修习中士道的出离心和上士道的菩提心。出离,不仅是对现世的出离,更是对轮回的出离。依出离心修习三无漏学、三十七道品,可成就解脱道。菩提心,即觉悟利他之心,更兼无限、平等、无相、无所得的特征。认识到菩提心的诸多特征,可通过座上观修生起愿菩提心,具体法门有自他相换法、七因果和十种因缘。其中,自他相换由寂天菩萨提出,七因果出自阿底峡尊者的《修心七要》,由知母、念恩、报恩、修慈、修悲、增上意乐而至菩提心,十种因缘则出自省庵大师的《劝发菩提心文》,分别是念佛重恩、念父母恩、念师父恩、念施主恩、念众生恩、念生死苦、尊重己灵、忏悔业障、求生净土、为念正法得久住。当愿菩提心生起后,还应通过座下实修发起行菩提心,随分随力地修习利他行。关于发菩提心的相关内容,可参照《认识菩提心》一书,其中有较为详尽的说明。

  第三,应奉行五戒十善。五戒为不杀、不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;十善是在五戒的前四条之后增加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、不贪、不嗔、不邪见。

  五戒十善为佛弟子基本行为准则,虽属人天乘修行内容,若发菩提心修习之,同样能成为佛道资粮。受持五戒,应通过相关律典的学习,了知开遮持犯。戒为三无漏学之一,依戒修行,方能成就定、慧资粮。同时,止息凡夫心和生命中的不良串习,更能使未来获得暇满人身,远离堕落恶趣之苦。

  此外,还应修习慈、悲、喜、舍四无量心。慈,是予乐之心;悲,是拔苦之心;喜,是对众生一切善行的随喜;舍,是对众生的平等相待。无量,是菩萨无我利他的广大心,一是指所缘众生无量,一是指能缘之心无量。这种无限的心行,与凡夫心确实存在根本差别。在初修习时,可从身边的亲人开始观想,然后扩展到素不相识者,最后是曾经的冤家仇敌。逐步打开心量,包容一切,平等一味。

  以上四点,为佛法修行的共同基础。如果说皈依使我们走入佛门,那么发心就为我们把握了修行方向,而五戒十善是保护我们不受烦恼伤害的行为规范,四无量心的意义则在于拓展心量,迅速积累佛道资粮。

\

  四法行的修习环环相扣,由亲近善知识而能听闻正法,由正法指引而能如理思维,具备正确观念和体会之后,才能如法修行。如此,从认识外在三宝到开发内在三宝,最终实现生命本自具备的三宝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