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(551年)的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寺底村,佛像高60多米,是世界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。比西方公认的“世界第一大佛”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10米,久远100多年。因巴米扬大佛已被炸毁,所以蒙山大佛堪称天下第一佛
蒙山大佛在唐代倍受尊崇
蒙山大佛虽已近1500岁高龄,佛头却不足半百。这是因为原先的佛头在元朝末年神秘失踪。1980年太原市地名普查中,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,发现时佛头已经被毁,佛身埋在土石之中,风化严重。2006年有关部门根据佛像的比例修补上了新的佛头。新佛头高12米,直径8米,重140吨。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是佛祖本尊,其他如弥勒佛、阿弥陀佛等都是依据佛教教义衍生出来的。
因此蒙山这尊释迦牟尼佛与乐山的弥勒大佛、巴米扬的阿弥陀佛相比处于至尊位置,在信众眼中也是至灵至宝,倍受尊崇,所以堪称为“天下第一佛”,但在高度上不如乐山大佛。这是2013年中泰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时,当时为63米的蒙山大佛制作的僧袍袈裟,泰国和中国的高僧一同诵经,为两国百姓祈福,僧袍重约800斤,颇为壮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