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经全文网
阿弥陀经全文网
罗汉菜 隽永故事 禅是一枝花 小和尚的白粥馆 少林故事
主页/ 禅理故事/ 文章正文

佛家中说的“十二因缘”“十二循环”真正含义,读懂者获福无量!

导读:佛家中说的“十二因缘”“十二循环”真正含义,读懂者获福无量!佛家名典《心经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”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。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“...
佛家中说的“十二因缘”“十二循环”真正含义,读懂者获福无量!

佛家名典《心经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”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。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“

其实这句话中蕴含的智慧,是佛加中“缘觉”所修的十二种因缘,“十二因缘”就是“无明”、“行”、“识”、“名色”、“六入”、“触”、“受”、“爱,’、“取”、“有”、“生”、“老死”十二种。佛家中说的“十二因缘”“十二循环”真正的真正含义,就蕴含在其中,读懂的人获福无量。

“无明”是不明白真实道理的意思。“尽”是完了的意思。

在“真空”中, 一些东西没有的,哪里来的“无明”;既然“无明”各来也没有的,哪里还有什么完尽不完尽呢?

“老”和“死”,是这种虚假的躯壳老了,死了;虚假的躯壳是妄心变现出来的“虚假相”,在“真空”中,哪里会有“虚假相” 呢?躯壳的“虚假相”尚且没有,还有什么“老”、“死” ?也更加没有什么“老”、“死”尽了。

若详细说起来,总共要有十二句,中间还应该有“无行”,“亦无行尽”,“无识”,“亦无识尽”,等十句。现在说得简单些,所以用“乃至”两个字来包括中间的十句了。

这一段是说“十二因缘”也都是“空”的。

“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”

一个人本来有的“真性”,是灵妙、清明得很的,像佛一样的。就因为“一念”妄动,就是一个一个的乱念头乱动的意思。迷惑了“本性”,把原来很灵明的智慧遮盖住了。譬如一面很明亮的镜子,积满了灰尘,它本来有的明亮哪里还显得出来呢?所以叫做“无明”。

“行”,是从前所造的种种善业、恶业。因为起了 “无明’’,就造出种种的“业”来,这就是从“无明”生出来,所以叫“无明”缘“行”。

“识”,是跟随了 “业”所现出来的境界,觉得和“他”有“缘”的地方,就去“投胎” 了,这就是从“行”生出“识”来,所以叫“行”缘“识”。

“名色,是投了胎后,就有这个胞胎的形相。“识”本来是一个“名”目。

“胞胎”的形相叫“色”,合拢来叫“名色”,这就是从“识”生出“名色”来,所以叫“识”缘“名色”。

六入,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“六根”。(“六根”和“六尘”合拼拢来,叫“十二入”,所以六根就可以叫六入。)有了 “名色”,“六根”就渐渐地全了,这就是从“名色”生“六入”来,所以“名色” 缘“六入” 。

“触”,是初出胞胎的小孩,只晓得“六根”触着“六尘”,还没有“分别”的心,这就是“六入”生出“触”来,所以叫“六入”缘“触”。

“受”,是小孩到了五、六岁后,因为“六根”触着了 “六尘”,就领受这种种境界了,这就是从“触”生出“受”来,所以叫“触”缘“受”。

“爱”,是小孩从十四、五岁后,既经领受了种种的境界,就会生出 “爱”的心,或是生出“贪”的心,这就是从“受”生出“爱”来,所以叫“受”缘“爱”。

“取”,是到了二十岁后,看见了 “爱”的东西,或是“爱”的境界,就要想法去“取” 了,就是从“爱”生出“取”来,所以叫“爱”缘“取”。

“有”,就是“业”,因为有了 “取”的贪心,就要想出种种方法:偷呀,抢呀,骗呀,造出种种“业”来,就造成落在“三界”之中的“因” 了,就是从 “取”生出“有”来,所以叫“取”缘“有”。

“生”,是有了种种善业、恶业的“因”,就会结成“生”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“果”来了,就是从“有”生出“生”来,所以叫“有”缘“生”。

“老死”,有了 “生”,就有“老”,有“死”,就是从“生”生出“老死”来了,所以叫“生”缘“老死”。

由于这个“无明” 一起,就牵连生出这十二种“因缘”法来,就有“生生

死死”,受无穷无尽的苦,永远不得出头了

。这十二种中的“无明”,也叫“烦恼道”,就是“惑”。

从“无明”的惑,就造出“行”的业来,所以这两种是过去的“业因”;有了这两种过去的“业因”,就会结“识”、“名色”、“六入”、“触”、“受”五种现在世的“苦果”。

现在世既然做了人,又会生出“爱”、“取”、“有”三种业来,这三种业,是现在世的“业因”;有了这三种“业因”,就会结将来“生”、“老死”的 “苦果”。

有了 “惑”,就造种种“业”;造了 “业”,就结种种“果”,循环流转, (所以“十二因缘”,也叫“十二循环”。)就永远在“生死”之中了。这是从“无明”,顺次推究下去,一直到“老死”,叫做“生灭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