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二:
此是圣所行,此是圣所证,三乘诸圣者,一味涅盘城。
出世的解脱法门──四谛,缘起;道谛中的三学,八正道,都如上文说过了。这都「是圣」者「所」修「行」的,也「是圣」者「所证」得的。修行,证入,都离不了这些,这是释迦佛金口开示的正法。离了这,别无可归依的法门,别无能解脱的途径,别无永恒的归宿。这是佛弟子所应决然无疑信受奉行的!因此,「三乘」──声闻,缘觉,菩萨佛──一切「圣者」,都是依着这唯一的正法,同受唯「一」的解脱「味」,如长江大河入海,都同一咸味一样;同入「涅盘城」而得究竟的安息。论上说:『三兽渡河』,『三鸟出网』,虽然飞行有远近,渡水有浅深,但总是不离于虚空与大河。所以说:『三乘同入一法性』;『三乘同坐解脱床』。
乙二
丙一:
通论解脱道,经于种熟脱,修证有迟速,非由利钝别。
能证这四谛与缘起法的圣者,想简略的叙述一下。首先,不问声闻,缘觉,菩萨,「通」泛的「论」起来,每一圣者,在「解脱道」的修行中,都是「经」历了「种熟脱」三阶段的。一、初听佛法,生起厌离心,从此种下了解脱的善根,如种下种子一样。如没有出离心种,怎么听法修行,都是不会解脱的
近代的佛教界,有许多观念,都是与经论相反的。他们以现生的修证努力,或悟证迟速来分别利钝,而不知恰好相反。重信与重慧的差别以外,凡急求速成的,才是钝根;大器晚成的,才是利根。如以三乘来说,声闻根性是钝,缘觉根性是中,菩萨根性是利。声闻是钝根,从发心到解脱,快些的是三生,最迟也不过六十劫。缘觉的根性要利些,从发心到解脱,最快的也要四生,最迟的要一百劫。菩萨是利根,他要修三大阿僧只劫才究竟解脱呢!关于根性的利钝,在大乘不共法的申述中,再依经论来说明。